數字化金融
國家“十四五”規劃明確提出,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、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;人民銀行印發《金融科技發展規劃(2022-2025年)》,提出力爭到2025年實現金融科技整體水平與核心競爭力跨越式提升;銀保監會發布《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》,要求到2025年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取得明顯成效。
數字化招采實踐
恒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(簡稱“恒豐銀行”)是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,前身為1987年成立的煙臺住房儲蓄銀行。2003年,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,改制為恒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。2019年完成市場化改革股改建賬。近年來,恒豐銀行先后獲評“數字化轉型創新企業”“中小銀行數智化創新先鋒”“銀行業數字化轉型優秀案例”等榮譽稱號。
如何從招標采購方面著手破局?隨著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云計算和區塊鏈等信息技術與金融業務的深度融合,恒豐銀行在招標采購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2019年,恒豐銀行攜手信源信息開啟招標采購數字化改革,打造“恒豐銀行采購管理系統”。2022年,采購管理系統第二期項目已全面投入使用,營造更加公平、公正、透明、便捷、互利共贏的交易環境。
數字化招采“破局”亮點
1、體系搭建數字化
恒豐銀行采購管理系統包含了電子商城、采購計劃管理、采購申請管理、采購任務管理、供應商管理、評審專家管理、項目監督管理、統計分析、目錄管理、合同管理、檔案管理等功能模塊,完成了融合交易、管理、監督三大功能的綜合數字化采購管理體系搭建。

2、招投標數字化
●CA認證
系統集成CA認證,可在線注冊辦理CA,并通過投標客戶端實現投標文件加密、解密。
●遠程不見面開標
通過遠程不見面開標系統,實現了主持人開標、供應商遠程在線解密開標、開標倒計時、開標過程記錄、開標結束等功能,不僅打破了供應商的地理區域限制,也降低了供應商的投標成本。

●專家在線評審簽字
評標結束后,專家通過手寫板輸入本人簽名,系統自動識別專家電子簽名,將電子簽名用于各評審資料中。
3、業務管理數字化
●評價體系
項目結束后,評價人可對供應商進行年度評價,評估結果將作為甄選優質供應商的依據。
●自動歸檔
項目結束后,完成從采購申請到項目結束的所有相關電子文檔的歸集。
●統計分析
收集項目采購各環節的過程信息,在此基礎上進行整理統計、分析,如采購時效表、供應商統計表、采購任務清單等等,為采購決策做數據支撐。
4、風險管控數字化
●供應商風險分析
通過集成工商司法數據,獲取企業的基礎信息、股東、訴訟、風險等信息,便于供應商注冊審核、供應商數據信息查看等業務處理。
●圍串標數據分析
在供應商報名投標環節,通過調用司法數據中股東、股權關系,分析投標供應商之間的參股關系、供應商與專家之間的參股關系、招標人與供應商之間關聯關系,識別可能存在的圍標、串標行為。
●投標文件相似率分析
通過分析對比供應商投標文件,當投標文件的內容相似率超過20%,系統將自動預警提示。做到風險早識別、早預警、早見效。

5、網上商城數字化
通過網上商城,滿足標準化貨物的非集采采購需求,解決長期困擾的小額、零星、高頻的采購管理難題。

●聚合主流電商
無縫對接三大電商平臺(晨光、歐菲斯、得力),共享電商平臺的商品、價格信息,通過比價工具,確保采購人享受到優惠的價格。
●電商化交易流程
建立從預算控制-商城下單-訂單審核-物流跟蹤-到貨簽收-訂單對賬-申請發票-報銷支付等全流程電商化采購。
●多種交易模式
整合電商交易流程,引入框架協議、詢價等多種交易模式,促使小額采購集中化,降低采購成本。
數字化采購管理系統應用效果
1、提高工作質量與效率
經過系統第二期的優化建設后,系統操作更加便捷化、實用化,也更符合實際需求。通過導航式的采購業務流程、數據自動統計分析、檔案歸檔、商城自助下單等功能,有效地提高了工作質量、工作效率、數據準確率。
2、提升社會經濟效益
供應商遠程參與項目功能的實現,使異地供應商無需到現場即可參與投標,減少了供應商的差旅費,有效地節約了社會資源。通過供應商精益化管理,倒逼企業創新,優勝劣汰,使得企業發展更注重效益,助力區域經濟發展。
3、促進陽光采購
通過供應商風險分析、圍串標數據分析、投標文件相似度分析、系統可追溯管理等方式,有效地規范了采購交易主體的各項行為,進一步實現“陽光采購”。
當前,恒豐銀行已逐步實現業務流程的融合,以及數據的在線化積累。在此基礎上,恒豐銀行將繼續攜手信源信息,大刀闊斧走數字化轉型之路,將招標采購業務與銀行業務系統深度融合,提升采購質量、采購效率,實現企業降本增效、提升競爭力的目標。